声音的主观评价标准
发布日期:2023-11-11 浏览量:0次语音质量:目前常用主观评价来评价语音编码的质量,即采用主观评分(MOS)来衡量,分为以下五个等级:5(优秀),不觉察失真;4(好),只是意识到失真,但不讨厌;3(中),意识到失真,略嫌烦;2(差),讨厌,但不讨厌;1(坏),极其讨厌,恶心。如果一般的重现语音频率在7kHz以上,MOS可以打5分。该评价标准广泛应用于多媒体技术和通信领域,如可视电话、视频会议、语音邮件、语音信箱等。
乐音质量:乐音的质量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声源特性(声压、频率、频谱等。)音频设备的信号特性(如失真、频率响应、动态范围、信噪比、瞬态特性、立体声分离等。)、声场特性(如直达声、预反射声、混响声、双耳互相关系数、参考振动、吸声率等。),还有听力。因此,很难评估音频设备的再现声音质量。我们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用仪器测试技术指标;二是主观听各种音效。由于音乐音质的复杂性,主观评价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现有的音频测试技术只能从某些方面反映其保真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际公认的能够真正定量反映音乐音质保真度的评价标准。不过也有消息称,国际电信联盟(ITU-T)最近批准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叫做电子耳,可以客观地评估任何音频设备的音质,也可以用来检测电话通信语音编码系统的缺陷。
音乐音质的评价方法总结如下:
音乐音质的各种属性一般是根据音乐音质三要素即响度、音高和快感的变化和组合来主观评价的,如低频响度表示声音饱满度,高频响度表示声音明亮度,低频弱表示声音流畅度,高频弱表示声音清晰度。下面结合声源、声场、信号特征介绍几种典型的听感。
立体感听觉主要由空间感(环绕感)、方位感(方向感)和层次感(厚度感)构成,具有这些感的声音称为立体声。自然界的各种声场都是立体的,这是模拟声源声像的最重要的特点。德?玻尔效应证明人耳的生理特性是:当声压差△p=0dB,时差△t=0ms时,人耳感受到的是两个声源的同一声像,不存在两个声源;但当△p>15dB或△t>3ms时,人耳会感觉有两个声源,声像会向声压高的声源或其前方移动。每5dB的声压差相当于lms的时差。哈斯效应进一步证明,当△t=5ms~35ms时,人耳感受到两个声源;但当近反射声、滞后直达声或两声源时间差△ t大于△t>50ms时,即使先反射声(又称近反射声或早反射声)或滞后声的响度比直达声或先导声大许多倍,声源方位仍由直达声或先导声决定。根据人耳的这一生理特点,只要对声音的强度、延迟、混响、空间效应进行适当的控制和处理,在双耳中人为地制造出具有一定时差△t、相位差△ θ、声压差△P的声波状态,这种状态与原声源在双耳中产生的状态完全相同,人们就能真实、完整地感受到再现声音的立体感。与单声道相比,立体声通常具有声音和图像分散、各部分音量分布适当、清晰度高、背景噪声低的特点。
定位感。如果声源从左到右、上下、传输前后不同方向录音,接收和回放的声音应该能够再现声源在原声场中的方向,这就是定位感。根据人耳的生理特点,同一声源到双耳直达声的最大时间差为0.44ms~0.5ms,也存在一定的声压差和相位差。生理心理学证明,20Hz~200Hz的低音主要定位人耳相位差,300Hz~4kHz的中音主要定位声压差,更高的高音主要定位时差。可以看出,定位感主要是由最先到达双耳的直达声决定的,而最先到达双耳的反射声和各个方向反复反射的混响声主要是模拟声像的空间环绕感。
空间感虽然一次反射声和多次反射混响声滞后于直达声,对声音的方向感影响不大,但反射声总是从各个方向传到耳朵,对听觉和判断周围空间的大小有重要影响,使人有被包围的感觉,这就是空间感。空间感比方向感更重要。
层次。声部高、中、低频均衡,高音谐音丰富,清晰细长,不刺耳,中音明亮突出,饱满饱满,不生硬,低音浑厚有鼻音。
厚度感。低音沉稳有力,浑厚而不浑浊,高音也不缺乏。音量适中,有一定亮度,混响适当,失真小。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听感来评价音质,比如力度、亮度、临场感、柔和度、松紧、宽度等等。通过主观评价标准,可能会因为喜好不同,对声音的音质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好的声音保真度是很高的,通过它可以呈现精彩瞬间,让你身临其境!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下载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