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话筒如何选择呢?
发布日期:2023-11-15 浏览量:0次会议室的声音通常需要明亮清晰,响度要适中。安排场地时,演讲者不能去现场试听。因此,要想在扩声领域达到明亮清晰的音响效果(响度恰到好处但不啸叫),麦克风的选择和摆放方法是有一定学问的。
1.麦克风的选择
因为不同的麦克风对不同的声源有不同的作用,所以在选择麦克风之前,需要深入了解麦克风的技术特点、功能和适用场合。在选择麦克风时,不仅要考虑麦克风的灵敏度、混频器的输出阻抗与输入阻抗的匹配等电声指标,还要考虑麦克风的指向特性、频率响应特性以及会议室麦克风的形状。
就指向性而言,超心形适合远距离拾音,心形适合大部分情况,无指向性麦克风不适合拾音,因为简单会导致回声。另外,在会议室中,要根据发言者的规划,选择指向特性合适的话筒。集中式或半集中式规划扩声系统,话筒指向特性宜为心形或超心形;分散规划的扩声系统通常应选择心形话筒。如果话筒离扩声箱较远,厅内混响时间不太长,也可以选择无指向性话筒。当声源离麦克风很近时,可以用技能指数来消除近音效应。
就麦克风的频响特性而言,静态技能目标略低、瞬态特性好的麦克风往往比静态技能目标略高、瞬态特性差的麦克风好,到高频响应特性均匀平滑的话筒,在某个频段比一个优秀的话筒更简单更好,因为有些优秀的也会导致啸叫。
另外,沉闷的口型音往往会因为话筒过近而被过度开火加重。当然也可以用电子校对(在传声电路中)来补偿,对音频过低的口声没有影响,但来回移动有限制,扬声器和麦克风的间隔必须保持稳定,否则低频成分会发生变化,直达声和混响声的比例(在“活泼”声条件的声场中)也会发生变化。
2.麦克风的放置
会议室的话筒摆放通常分为桌面摆放和话筒支架摆放。把话筒放在桌面上时,要注意话筒口与话筒的夹角和间距,最好把话筒中轴对准话筒口,这时话筒输出的频响特性最好;嘴离中轴越远,频响特性越差,高音损失越严重,麦克风输出电压会降低。通常心形麦克风的嘴与中轴的夹角在450°以内。
在会议室发言时,为了加强发言清晰度,麦克风距离嘴20-30cm为宜。如果距离太近,容易表现出低频口音,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如果太远,麦克风会拾取太多的反射声和混响,容易导致啸叫。这时,如果把混音器推得太小,声音的响度就达不到需求,听众听不清讲话。如果推得太大,很容易吹口哨。因此,在放置麦克风时,准确测量说话者的说话间隔是非常重要的。
当一个人说话,需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话筒拾音时(比如说做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话筒要尽量靠近,每个话筒与声源(说话人的嘴)的间隔要尽量均匀,避免信号叠加时的相位干扰。这时,特别注意麦克风相位要常见。以两个麦克风为例。如果两个麦克风的拾音没有一个麦克风的响亮,则表明两个麦克风的相位相反。此时,需要调整一个麦克风的相位。一般来说,问题出在麦克风线路上,只要调整一个麦克风的接线就可以了。放置麦克风支架时,由于很多麦克风支架都是三角形支架,安装麦克风后,麦克风重心的投影要落在某一条腿上。此外,麦克风的活动杆不能拉得太长,以防麦克风的重心落在支架的刻度之外。
3.麦克风试听
因为会议室的特殊性,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让演讲者亲自试听(比如领导讲话),所以只要按照正常人调节音量就可以了,尽量让演讲者第一句话达到适中的音量(声音适中洪亮不啸叫),但是要有足够的调理能力。但是如果麦克风很多的话,调音师需要在混音器和麦克风之间反复调试,非常费力,而且功耗很低。
即在以后设置麦克风时,将所有麦克风的混音器的推子放在最低位置并将增益旋钮调到最小位置,然后将功放调到过去使用的适当位置,将混音器的主输出推到0dB,再将某个麦克风的推子推到通道的最高电平(一般是混音器中的10 ~ 12 dB), 然后慢慢调整混音器上麦克风的增益旋钮,仔细监听声音,直到听到轻微的口哨声。 这样这个麦克风既能保证音箱有满意的音量和响度,又不会引起啸叫。当说话人声音较小时,有一个令人满意的余量(13dB)可供调节。对其他话筒进行同样的操作。以后一起开多个麦克风就不会产生啸叫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下载二维码